歡迎訪問學兔兔標準下載網,學習、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頁 |昌回族自治州地方標準
DB 6523/T 298—2025
代替 DB6523/T 298-2020
"寬早優"機采棉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技術規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control and defoliation and ripening of "kuanzaoyou" machine picked cotton
2025 - 05 - 16發布
2025 - 06 - 01實施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523/T 298-2020《“寬早優”機采棉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技術規范》,與DB6523/T 298-2020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 更改了化學調控中的注意事項(見6.3.3,2020版的6.3.3);
b) 更改了脫葉催熟中的正常棉田(見7.3.1,2020版的7.3.1);
c) 增加了作業參數的測定與計算(見7,2020版的7);
d) 增加了噴霧機作業參數(見7,2020版的7);
e) 增加了無人機噴施作業質量測定(見7,2020版的7);
f) 增加了采收標準(見7,2020版的7)。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昌吉回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歸口并組織實施。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新疆聯盟優棉科技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檢驗檢測中心、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發展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飛、宋美珍、董強、周先林、孟永明、浦元春、張瀟鐳、李軍宏、于璞、張聚明、王路、李雨沁、王舂霞。
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請咨詢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
本文件的修改意見建議,請反饋至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昌吉市寧邊東路195號)、昌吉回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昌吉市北京北路54號)、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環與健康西路交叉口東北角)。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昌吉市寧邊東路195號),聯系電話:0372-2562308;傳真號碼:0372-2562256;郵編: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昌吉市北京北路54號),聯系電話:0994-2366258;傳真號碼:0994-2345361;郵編:831100。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昌吉市西外環與健康西路交叉口東北角),聯系電話:0994-2329097;傳真:0994-2329097; 郵編:831100。
DB 6523/T 298—2025
1
"寬早優 寬早優 "機采棉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技術規范 機采棉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技術規范 機采棉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技術規范 機采棉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技術規范 機采棉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技術規范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寬早優”機采棉的品種選擇、種植密度、化學調控技術、脫葉催熟技術、噴霧農藝指標和采收的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寬早優”機采棉種植過程中的化學調控與脫葉催熟。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4677.1 噴桿噴霧機技術條件
NY/T 1426-2007 棉花纖維品質評價方法
NY/T 3213 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技術規范
DB6523/T 396-2023 “寬早優”畝產籽棉550kg植棉技術規程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寬早優”植棉 “kuanzaoyou”planting cotton
寬等行種植、促早發早熟、品質優良的植棉方式。采用76 cm等行距,增強立體采光和株高80 cm~100 cm株間透光;促早發,應實現4月苗、5月蕾、6月花、7月鈴,早熟,應實現8月中下旬吐絮,噴施脫葉劑時自然吐絮率≥30,且不早衰,生產優質原棉的植棉方法。
[來源:DB6523/T 396-2023,3.1,有修改]。
3.2 化學封頂 chemical toping
用化學封頂劑抑制棉花頂尖生長,控制棉花的無限生長,調控棉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促進棉花在有限的生長期內多結鈴的方法。
3.3 化學封頂劑 chemical topping agent
用于化學封頂的一種抑制頂端生長藥劑,本文件指增效型98%甲哌鎓可溶性粉劑。
3.4 優質棉 high-quality cotton
符合紡織工業需要,各纖維品質指標匹配合理的棉花。
[來源:NY/T 1426-2007,3.8]
3.5 脫葉催熟 chemical defoliation and ripening
DB 6523/T 298—2025
2
用脫葉催熟劑在棉花吐絮期噴施,使棉花葉柄基部形成離層,促進葉片脫落。促進棉花落葉及棉鈴開裂吐絮、加快成熟的方法。
3.6 脫葉催熟劑 chemical defoliation and ripening agent
用于棉花脫葉和催熟的一種脫葉催熟類藥劑。一般可分為激素型和除草劑型,或兩類物質的混配使用。激素型脫葉劑是通過刺激棉花葉片產生乙烯或者抑制生長素的運輸,以噻苯隆及其相關復配產品為代表。
4 品種選擇
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適于機采的優質棉品種,纖維品質指標達到優質棉要求。
5 種植密度
選用“寬早優”植棉模式,行距為76 cm,高產棉田收獲密度為9000株/666.67 m2~10000株/666.67 m2,播種密度為11000株/666.67 m2~12000株/666.67 m2,株距是7.3 cm~8 cm;一般棉田收獲密度為10000株/666.67 m2~12000株/666.67 m2,播種密度為12000株/666.67 m2~13000株/666.67 m2,株距是6.7 cm~7.3 cm。
6 化學調控技術
苗期 6.1
“寬早優”植棉模式的棉田根據苗情,98%甲哌鎓可溶性粉劑化學調控2次。第一次在1片~2片真葉期,用量為0.3 g/666.67 m²~0.5 g/666.67 m²,弱苗可以不化調。第二次在4片~6片真葉期,用量0.5 g/666.67 m²~1 g/666.67 m²,壯苗用下限,旺苗用上限。
蕾期 6.2
“寬早優”植棉模式的棉田根據苗情,98%甲哌鎓可溶性粉劑化學調控2次。第一次在現蕾期至頭水前,為塑造棉花的理想株型,旺、壯苗棉田除適當推遲頭水外,也可根據苗情施用甲哌鎓,用量為1 g/666.67 m²~1.5 g/666.67 m²。第二次在頭水后至開花期,以水肥調控為主,對長勢過旺的棉田進行化調,在滴灌后2 d~3 d進行,用量為1.5 g/666.67 m²~2 g/666.67 m²。
花鈴期 6.3
棉花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時期,以水肥調控為主,主要針對長勢偏旺的棉田進行化學調控, 甲哌鎓用量2 g/666.67 m²~2.5 g/666.67 m²。
棉田打頂 6.4
6.4.1 人工打頂
在人工打頂后,頂部果枝伸長5 cm~7 cm或現出第2個蕾時,進行1次化學調控,98%甲哌鎓可溶性粉劑用量8 g/666.67 m²~10 g/666.67 m²,待頂部果枝第2果節長到2 cm~3 cm時,即5 d~7 d后,可
DB 6523/T 298—2025
3
進行第2次化學調控,98%甲哌鎓可溶性粉劑用量6 g/666.67 m²~8 g/666.67 m²。不旺長的棉花只進行1次封頂化控。
6.4.2 化學封頂
6.4.2.1 與人工打頂時間同步,初花期至盛花期;劑量:25%甲哌鎓水劑50 mL/666.67 m²~75 mL/666.67 m²,或15 g甲哌鎓+10 mL助劑;采用無人機或地面施藥。
6.4.2.2 噴施化學封頂劑時,噴桿離棉株頂心30 cm左右,無人機噴施,作業高度2.5 m左右,飛行速度一般設定5 m/s,應優先選擇霧滴分布均勻的離心式噴頭。化學封頂劑用量和化學封頂時間一定要與棉花生長情況相結合,并通過水肥和系統98%甲哌鎓可溶性粉劑化控保障棉花生長穩健。化學封頂劑可以與殺蟲劑混用。噴施6 h內遇雨,減半補噴。
7 脫葉催熟技術
施藥時間 7.1
9月1日~9月10日,自然吐絮率達到30%~40%,使用脫葉劑5 d~7 d晴天,日平均氣溫≥16 ℃,日最低氣溫連續3天≥12 ℃。
藥劑用量 7.2
7.2.1 正常棉田
正常棉田適時施藥時棉株自然吐絮率在30%~40%。脫葉催熟劑種類及用量見表1,兌水量為35 L/666.67 m²~40 L/666.67 m²,機械噴施。
表1 脫葉催熟劑種類及用量
脫葉劑用量
40%乙烯利用量mL/666.67 m2
主要成分
用量
g/666.67 m2
助劑用量
mL/666.67 m2
50%噻苯隆可濕性粉劑
30~40
-
150~300
36%噻苯隆+18%敵草隆
13~15
50
70~100
75%噻苯隆+6%敵草隆
20~25
6.3
70~100
50%噻苯隆+乙烯利懸浮劑
150 mL~180 mL
注1:36%噻苯隆+18%敵草隆的助劑為烷基乙磺酸鹽。
注2:75%噻苯隆+6%敵草隆的助劑為專用助劑。
7.2.2 貪青晚熟棉田
進入9月份,棉株仍葉色濃綠、青鈴多、吐絮少的棉田,適時施藥時棉株自然吐絮率<10%。分兩次噴施脫葉催熟劑,第一次噴施時間較正常時間提前5 d~7 d,用量為正常藥量的50%~70%;第一次施藥8 d~10 d后進行第二次施藥,藥量≥正常藥量的70%。
施藥要求 7.3
藥液配置,應二次稀釋。對棉株中上部和外圍葉片、棉鈴進行均勻噴霧,保證全部葉片和棉鈴全部著藥。懸掛牽引式噴桿噴霧機技術條件應符合GB/T 24677.1的要求,植保無人機作業劑量應符合NY/T
DB 6523/T 298—2025
4
3213的要求。對于長勢較旺和貪青棉田,不應一次性超劑量≥2倍的高濃度用藥,易造成葉片干枯不落。噴施6 h內遇雨,應重噴。
8 噴霧農藝指標
噴霧機作業參數 8.1
橫桿直噴式噴霧,施藥液量按15 L/667.67 m2~25 L/667.67 m2;水平式吊桿噴霧,施藥液量按25 L/667.67 m2~35 L/667.67 m2,棉花株高>85 cm,采用雙層吊噴的,施藥液量35 L/667.67 m2~40 L/667.67 m2;風幕袖簡式噴霧,施藥液量按8 L/667.67 m2~12 L/667.67 m2。
無人機噴施作業指標 8.2
應按照NY/T 3212-2018的規定進行作業質量測定。作業高度為2 m~2.5 m,飛行速度為3 m/s~5 m/s,風速為≤4 m/s,單個噴幅內CV(%)≤30,噴灑區域內CV(%)≤50,霧滴分布均勻,噴施質量好。
9 采收
噴脫葉劑后,脫葉率≥90%,吐絮率≥95%,可適期早采收,9月20日~10月20日。可實行一次機械采收,為保證質量,機械進地時間以早晚避開露水為宜。采凈率達到≥95%,掛枝率≤0.8%;遺留棉≤1.5%;撞落棉≤1.7%;含雜率≤10%,含水率≤10%。采用打圓模的采棉機采收,每個圓模粘貼綠色高品質棉編號標簽。做到單收、單運、單放,并要求采收前后,所有用具清理干凈。